Author: 刘韧 | Created: 2020-03-24
以下文字皆写于2008年1月
一、角色与扮相的欺骗
1、当编辑时,最怕向名家约稿,名家赏脸写的稿子,质量不高,不能用。
2、喜欢李白的人,千万不要买《李白全集》,全集里有许多狗屁诗。《鲁迅全集》同样不能买。老白送了我《鲁迅全集》,我一直用来装点书架。我妹还买了《李敖全集》,一样装点书架。
3、最好的唐诗读本是《唐诗三百首》,不是李白或者杜甫全集。证明李白虽然是诗仙,杜甫虽然是诗圣,但他们能写出的好诗也就那么二三十首。
4、饭桌上,一个企业家叫屈,另外一个企业家告诉他,“你站出来,照直说,越描越黑。”“找个教授,借他的口,将你的话讲出来,更有公信力。”
5、我崇拜过一些名教授,但他们的课听过三天,就能感觉到严重的同义反复。但我学习历史学之前,依然要去拜访一些教授,依然要读汤恩比的书。
6、尽管萨特在《词语》中阐述了词语的欺骗性,但为了交流之快捷,我们还必须使用语言、角色、扮相,否则,凡事都从头认识起,效率太低。所以,我们只能假设教授有学问、名家稿子好,李白会写诗,高考状元是才子,而后,在这个假设上修正。但很多人不修正,不思考。
7、为了得到假设的好处,讲师们一定要混上教授头衔,并将这个头衔印在名片上;为了得到假设的好处,有人扮纯情,有人扮客观,有人扮愤世嫉俗,为了不一样在拼了命地不一样。
8、我经常怀疑,他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应该不是他的本意,他这样写,可能是因为,这些写,观点更鲜明,读者更多。他这些写,可能是因为,只有这样写,才和他的扮相一致。
9、真诚是一切好文章的基础。语不惊人死不休写不出好文章。为赋新词强说愁写不出好文章。反复推敲以文害意写不出好文章。蒋白俊推荐我读冯唐小说《北京北京》。冯唐文字很好,见识不少,但他小说中充满了高一等的虚假与虚荣。原因是他一定要扮个雅皮士或者贵族,这个扮相可能好卖,讨巧,但这个角色在中国的当时甚至当下都没有,只能装出来。
10、我们可以继续读《人民日报》、向名家约稿,听教授讲课,但戒备他们的欺骗性,并加大修正的幅度。《人民日报》代表党的声音,《人民日报》上的一些股市文章,却可能是一些作者在瞎写。如果你非要从这些狗屁文章中,揣测管理层的意图,那只能自乱方寸。
二、知识以及它的流动
1、蒋涛说:“互联网是高价程序员的噩梦。”因为“写程序的方法以及所有的Q&A,都在网上了。”北京1万元程序员拥有的知识,偏远地区1000元的程序很快就能掌握。1997年,我在金山认识蒋涛的时候,他们这些程序员经常到希望书店买很厚、很贵的原版技术书。这些书籍对他们成为一流程序员至关重要,所以,不管多贵都买。
2、美国、日本的程序为什么能外包到中国、印度?因为写程序的知识已经顺利流动到了中国和印度。
3、小学老师最怕我们买到《参考书》,因为课上教的,参考书上都有。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参考书上都有。大学老师聪明,不照本宣科发到我们手上的教材,大学老师照本宣科其他版本的教材。比如我们手上是游国恩的文学史,老师就宣讲复旦版的文学史。反之亦然。
4、我周围已经好些人在名牌大学教书了,有的还成了教授。我一直不明白,他们能教学生什么?现在已经不是靠几本别人没有的书,打天下的时候了。即便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我有1T硬盘+桌面搜索。现在也无法靠外文资料打天下了,大家英文都过了四级。
5、当知识唾手可得之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当然贬值了。就像80年代,我们需要学会使用计算机一样。现在,我们需要学会怎样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互联网是我的老师。
6、同类知识,体系如此多,老师大约可以教学生,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体系。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的先后次序。哪本书作为入门?那本书需要精读?那本书用来讨论?
7、互联网可以扮演老师的角色。互联网上充满了对知识体系的评价,我会认真阅读这些评价,从中选出,最有价值的知识范本。大学老师可能就为了这本书是自己写的、本系写的、本校写的,而将本书作为教材,非常不负责。
8、我一般从概念开始。先查各种百科全书。然后,选择经典教材。然后,关注这个学科的集大成者的代表作。在这个过程中,都有互联网这个老师时刻站在身边,时时提供众多过来人的评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三、历史与历史的价值
1、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中的某些因果会反复出现。后人为了产生好的结“果”,会主动做历史记录的那些“因”;后人为避免恶“果”,会不做历史记录的那些诱“因”。
2、重现因果,是历史作者的目标。但因果关系是复杂关系。比如“多”因导致“一”果;“一”因产生多“果”;机缘巧合;“假”因“假”果、因果倒置等等,对很产生错乱的因果。
3、历史作者往往面临倒叙的窘境。他成功了。他成功的因素很多,走私、够狠、投机、运气等等。但历史作者在倒推的时候,往往只选择粉饰他的“因”:他高瞻远瞩,他管理卓越,所以,他成功了。这种宏大而空洞因果对后来的创业者没什么具体的帮助。
4、读者费时间阅读历史,不是为了获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类的教导,好的历史因果应该让读者眼前一亮,啊,原来是这样!
5、人在阅读时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写在前面的是“因”,放在后面的是“果”。即前因后果。历史作者利用这个假设进行因果推导。历史作者必须为这个推导过程负责。不能误导了读者,还说自己只是陈述了事实,并没有下结论。历史作者要很小心地罗列事实,因为这些事实只要被放在前面,都会被当作起因。
6、历史作者应该时时警惕怀疑自己正在陈述的“因果”。因果关系是那么地扑朔迷离,很难被真正抓到。补救的方式是,向读者挑明作者对所叙述因果的不确定,并提供所掌所有“反”因果事实。承认自己的判断力和分析力有限比扮演上帝一样的万能叙述者更真是可靠。
7、很多时候,历史作者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一个因果关系,那就告诉读者,自己只是在进行的一个假设的记录。至于这个假设是否是真正的因果关系,留待后人进行更多地求证吧。
8、当“格言像玩具风筝在空中飘来飘去”,历史低下高贵头,或许有利于接近事实,并对后人有益。
Publish: 刘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