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长铗 | Created: 2018-06-30
本文是区块链论语第九篇,思想贡献人长铗。
1、区块链的信用和支付宝传统信用有区别。传统信用需要基于大数据来判断;但区块链则不需要,它的评价模型是基于币天销毁的。另外,传统信用不属于用户,局限于平台内部,而区块链信用的使用范围是跨平台、跨时空的。区块链信用有绝对专属权,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信用属于用户”,即可自我证明;二是“信用只属于该用户”,即防信用欺诈。信用不应是基于店铺的,而应是基于人的。且信用其实不是一个人性问题,而是一个数学问题。未来的信用社会,或许不是马云提出的传统信用社会,而是基于区块链构建的信用社会。
2、PoW机制虽然很好,但是会造成造成巨大的能源和硬件浪费,所以我们还是要提出AI PoW创新的共识算法。比特币的矿机是做哈希运算,哈希应用范围太窄,除了参与PoW共识几乎没有其它用处。当矿机被淘汰或者闲置时,它可以说是一堆废铁。比特币全网算力可能有几千P,阿里云才1P,可是这几千P完全不能产生阿里云1P的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这确实是一个痛点。
3、POW安全性是一个数学问题,可以把它看作为拥有无穷信用的督徒破产问题。P是等于城市矿工制造下一个区块的概率,Q是攻击者制造出下一个区块的概率,Qr=攻击者最终追上z个区块的差距。如果是6个区块链确认之后,它追上的可能性会极具下降,几乎等于0。这就是在比特币早期为什么社区会建议6个区块确认之后,交易可认为是绝对安全,这是6的来历。但P和全网算力都是在不停的变化当中,所以到现在来说交易所一个确认,也可以认为交易就安全了。
4、去中心化是动态的,这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PoW机制是一CPU一票,它的共识过程是自由平等分散的,可能因市场竞争造成专业分工的集中;但DPoS的授信投票和PoS的币天投票是一IP一票,虽然看似在空间上是分散的,但共识过程却是一致行动人,是集中的。这就使得在安全性方面,前者(PoW)是数学问题,交易不可逆转,数据不可篡改;而后者变成是人性问题,交易可逆转,数据可回滚。
5、如果未来星际航行,我们和外星人会选择什么货币进行交易?肯定不会是美元,也不会是黄金,因为黄金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数字货币。通过这个假设就很容易想明白,货币的终极形态是基于数学的,货币是一种记账方式。
6、假设有一个水池,中间用隔板隔开,左边是区块链的算力池,右边是人工智能的算力池,左边的水位比右边高。Tensority算法的提出,相当于在隔板上钻了个洞,使两边水位相平,两个池实际上已合二为一。因为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其实是在做同一种高密集的基础运算,即张量计算,这大大降低了区块链的共识成本,又为人工智能这个蓝海市场注入了大量廉价算力。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7、区块链,尤其是公链,公链的开发主体往往是基金、社区这样的组织,松散型的,它是非营利机构。软件确实需要不断的迭代升级,以保障它在技术上的领先性。区块链的协议往往是非常的稳定,因为你要修改它的协议需要全网共识通过,但这是非常困难的。区块链是一台启动后便不可停机的信用机器。
8、为什么需要挖矿?这个问题的难度和我们怎样在现实中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是同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东西,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转述为我们可以在现实中制造出完美晶体。如果能够制造出完美晶体,当然可以复制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热力学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你要制造出完美晶体就需要逼近绝对零度,要逼近绝对零度就需要投入巨量能源消耗。反过来,我们如果要在数字世界中实现竞争性资源,也需要投入巨量的能源消耗。你投入的计算力消耗或者能源消耗越高,安全的壁垒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比特币的区块链是最安全的区块链原因所在。
9、现在世界没有东西是重复的或完全相同的,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而在数字世界一切都可复制,数字世界都是非竞争性资源。
10、区块链与互联网互成镜像。“比特币会不会被竞争者所取代”的问题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区块链不应被视为软件,而是一种协议,做区块链底层价值协议更有价值。
11、币无成本,是帐非链。
12、2009年是区块链1.0阶段,2017年是区块链2.0阶段,而2020年的时候会进入到区块链的第三个阶段,就是通过智能合约来发行实体资产或者说来帮助现实中的真实资产上链,区块链最终还是要脱虚向实,服务于实体经济。
长铗,巴比特创始人/CEO,知名科幻作家,区块链理论研究者,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理念提出者,出版有国内第一本比特币专著《比特币:一个真实而虚幻的金融世界》、《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以及科幻小说集《星际掠食》等,曾获2006、2007、2008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银河奖”。
来源:巴比特
作者:长铗
版权:本文由作者长铗授权刘韧刊发
往期回顾
Publish: 刘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