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1998年12月—2000年3月)

Author: 刘韧、李戎 | Created: 2018-05-29

(新浪创始人王志东)

本文写于1999年。


新浪(1998年12月—2000年3月)


过去的大事记以年记,Internet上的大事记以月记、以天记,甚至以时记。——题记


1998年12月1日,北京,凯宾斯基饭店。王志东紧紧握住姜丰年的手。四通利方与华渊宣布合并,定名新浪。


此时此刻,王志东感觉像是在举行婚礼一般,兴奋而又有些不知所措。以后会怎么样?不太清楚,也有些迷茫,但能感觉到是在干一件大事,像鲤鱼跳龙门,能不能跳过去,再说,仅这一跳就很过瘾。


姜丰年和王志东都不愿当CEO


姜丰年在华渊很有威信,王志东在利方很有威信,一山不容二虎,两人都挂帅,势必产生两个核心,出现两种声音。


姜丰年主动提出,“王志东你来做,我全力支持你,我逐步淡出。”姜丰年原本是学体育的,酷爱篮球,他一辈子的心愿是成为第一个拥有NBA球队的中国人,所以,姜丰年一直想腾出时间,多看看球,物色球员。


另外,姜丰年对管理好重组后的新浪信心不足,所以,他愿意将位置让给王志东,烫手的山芋王志东不接,王志东和姜丰年一样地对管理好新浪没信心。


董事会最后决定,先将负责新浪整个管理的CEO位置空了出来,让姜丰年做新浪董事长,重心放在台湾业务和投资人关系上,让王志东做新浪总裁,重心放在中国业务和产品上。


(投资新浪的CEO沙正治)

沙正治CEO新浪半年


沙正治最后说:“做新浪CEO可以,但我要对新浪投资。”1999年3月,沙正治携50万美元投资坐到了新浪CEO位置上。


从1998年12月开始,王志东、姜奉年、茅道林三人先后通过很多人介绍,多方接触沙正治,拉沙正治来新浪做CEO。


作为Netscape资深副总裁,沙正治于1998年8月,在Netscape被AOL收购前,退出了Netscape。


累了这么多年,年纪也过了50岁,沙正治不想再在疆场上打打杀杀的了,他搞了个投资基金,这儿投投,那儿投投,自己不亲自上阵,沙正治要享受一下生活。


面对新浪的盛情,沙正治多次表示,没信心做,不敢做,不愿做,“办公司太辛苦了,再说,我也不缺钱”。


新浪力请沙正治,一是因为沙正治熟悉Internet;二是因为沙正治有在国际性大公司运作的经验。


取代沙正治,王志东只用了半年时间


沙正治进新浪前说得明白:“我不想在你们这儿长待,顶多一到两年。”到了新浪,沙正治也一直在提要离开,王志东和姜丰年每每劝他,千万别走,“很需要你”。直至1999年9月,董事会说,“你可以走了。”


董事会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四个:


1.王志东成熟了。 1999年3月的王志东没有大规模运作互联网公司的经验,但有了运作北京新浪半年多的经验后,王志东对自己运作整个新浪的信心明显增强,董事会对王志东的信心也明显增强。在此之前,董事会一直担心,像王志东这样一个从大陆出来,在中关村成长的人,到底能不能管理好一个跨国公司?1999年3月,王志东对自己没底;1999年3月,董事对王志东更没底,更不敢将宝压在王志东身上。


半年就换沙正治,王志东认为,换的“对”,请的也“对”。“如果在1999年3月,就让我做CEO,我照顾不过来,我的能力和经验都不够,沙正治帮我渡过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使我能够将比较多的时间集中在中国业务方面。”


2.中国Internet迅猛扩展。 1999年6月CNNIC报告公布的中国480万网民数字着实吓了美国股东们一跳。中国Internet市场的成熟,使北京的砝码越来越重,使王志东的价码越来越重。


3.沙正治自身能力有相当大的限制。 王志东说:“沙正治对亚洲不熟悉;对新浪这种类型的跨国企业缺乏理解。”王志东说:“沙正治一直做副手,没做过CEO。”王志东说:“身为CEO,每天都要在全球跑,以沙正治50岁的精力有些吃不消。”


4.董事会希望互联网公司是年轻的、传奇的,而沙正治老了,王志东正年轻。


外界传闻,沙正治下台,是因为他“动”的人太多,王志东说,沙正治撤换公司员工不是他出局的关键。“沙正治在与不在,新浪的结构每隔几个月都要有一定的调整,员工职位上下是很自然的事。”


沙正治进新浪,新浪给了他很高的工资和股票,走的时候,一切按程序执行,他的股票该多少是多少。曾经遭排挤的王志东说:“沙的离开和国内炒鱿鱼或内部斗争完全是两码事。”


补充恋爱


沙正治可以来去匆匆,姜丰年与王志东却不可以匆匆分手。1999年,利方、华渊一见钟情,立即“结婚”,婚后两个公司事先未来得及暴露的缺点都会暴露出来。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热恋时分,缺点都会当优点看,但要在一起过日子,情况就没那么简单,最终能不能白头偕老,要看当初的感情基础,所以,利方、华渊合并后,当务之急就是补恋爱的课,建立感情基础,以抗风险。


王志东在金融界的朋友警告王志东,“你在玩火……”利方和华渊在一起“过日子”实在太难:


1.利方与华渊旗鼓相当,不存在“谁同化谁”一说,也没有“谁对谁错”一说,只存在直接拼在一起的消化不良。


2.北京与台北在政治文化心理上互相都有些“歧视”,双方都有点自卑,也都有一点自尊。情感复杂。


3.利方重心在软件,华渊重心在网站,软件文化和Internet文化难以交融。Richwin是王志东的“命根子”,是利方的立业之本,但在华渊看来,Richwin只是Internet上的一个小工具。新浪成立后,对于四通利方来说,公司的远景变了,王志东要不停向北京员工讲,AOL和Netscape的故事,讲软件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原来的利方,眼里只有Richwin,王志东想在公司宣传页上划出一小块宣传网站,市场部都会和他讨论半天,生怕浪费了纸张。


4.不可能停下来,进行磨合,必须往前冲,必须在前进中解决问题。一、二、三,三个月很快过去了,外界开始对新浪微词:去年12月,就打出全球最大华人网站的旗号,现在看起来,除去换了个名字,网站界面包括LOGO和10月份都一模一样。


新浪外部没什么变化,内部却在激烈地变化着。部门被全部打散,重组,在重组的过程中大量招人。十来条战线同时挺进,运作成本大幅提高,王志东以前做软件,可以比较细地控制成本,现在看着“银子哗哗地往外流”,心里直打鼓。


回想起那段日子,王志东直冒冷汗,“想起来都后怕”。“我们非常幸运,这种磨合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我和姜丰年之间的个人感觉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像业界老大哥那样,对人很真诚,不过于在意细节,个性豪爽,像个东北汉子。”


“姜丰年虽然是台湾人,但对国内的感情非常深,他知道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利方合作,他顶了华渊那边很大的压力,无论是台湾人,还是美国人都不太相信国内有好公司,而且,华渊还有被北京这个公司吞并的感觉。”


1999年4月12日,新浪改版,方针是全面收缩“战线”。1999年初,新浪北京、台北、北美三个网站每个站至少有20个频道,改版后的新浪,执行4+3模式,每个网站设7个频道,其中4个重复的,即每个网站都有新闻、生活、财经和网上交流4个频道,另外,各网站再各设3个本地特色的频道。


二十多个频道的格局是网站自由发展的结果,网站频道的特点是,一个人有个想法,一个频道就出来了,其后果是资源过度分散,一个频道里还摊不到一个制作人员和一个工程师。


王志东曾要求,台湾新浪要将李登辉后面的“总统”加引号……


新浪虽然是国际品牌,但国内使用的新浪却是国内品牌。很多网友的默认首页指向的是 dailynews.sina.com.cn,不是sina.com。


王志东直言,新浪并不鼓励国内用户访问北美新浪、台湾新浪或者香港新浪,因为:第一,很难保证速度。“国际出口带宽有限,如果速度慢,我们还在推,很多用户分不清楚,这个是北美站,还是北京站,看完北美站,得出新浪网特别慢的结论,就完了。”第二,“Big 5一出乱码,对新浪的品牌又是一个损失。另外,每个站的风格、版面、措词都不一样,不做本地化就放过来,对品牌也不利。”第三,“新浪在每个地方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不能说美国就很自由,其实也是假的,但各地限制不一样,尺度也不一样,这势必造成在内容方面的很多差异。”


新浪不是网虫俱乐部


1999年5月,中关村电脑节,王志东做“数字化生活离我们还有多远”演讲。他讲到:“数字生活不是玩的,必须融入现实生活才有意义。数字生活和现实生活不能脱节,未来,人只有一种生活,就是数字化的现实生活。”


王志东一指瀛海威前些年推的网上社区说,“它说数字生活和现实生活本质不同,将数字生活标新立异,借以鼓励大家上网,结果死路一条。网络只有对生活有用,它才有用。”


王志东的观点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包括新浪内部的人对王志东的提法也非常有意见。这和出身有关,四通利方网站靠BBS、聊天室起家,上来的都是网虫,所以,公司当时有一种倾向,想将新浪朝“Yahoo! Club”或者Geocities发展——做个人网站,大力发展聊天室,为网虫服务。理由是,四通利方资源在IT,不在大众市场。


王志东坚决反对,将新浪变成网虫俱乐部。“网虫虽然对整个互联网贡献很大,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他们对网最痴迷,最忠诚,但新浪如果永远停留在网虫这一圈,它的商业价值就永远无法体现出来,在社会上,也很难得到承认。”


“我并不希望网虫每天都在我这里泡网泡5个小时、8个小时,我希望更多的人每天花半个小时来新浪,他们的商业价值最高,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更大。”“中国现在有1 000万网民,如果每人每天花半小时在新浪网,500万小时能产生多少附加值?”


在公司内部会议上,王志东举个人软件的例子说服大家。“20世纪80年代初,所有人都认为个人软件是用来玩玩的,大型机上的软件很严格,不能出错,是一大堆人集体劳动的成果,PC上的软件一个人就能写,出了错也没关系。每个人都写软件,在当时也造就了一种繁荣,但是到后来,到PC进入商用时代,靠自由爱好者做的软件就不行了。”


“微软为什么会成功?因为,微软是第一个将个人软件行业当做职业化来运作的。它组织了大规模的开发,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做出了专业化的软件。网站也一样,也必须专业化、职业化,新浪要充分利用其在软件业的成功经验,并将之引入网站建设。”


新浪的核动力


1999年3月,吴小莉做客新浪,进行网上直播,等了46分钟,没说上一句话。原因是,听说吴小莉要来,数千名网友一起涌进聊天室,致使新浪服务器一启动就瘫痪,再启动,再瘫痪,直到最后,众网友失望了,走掉了,新浪服务器才恢复正常。


王志东向开发部下了道死命令:一个月内,张艺谋做客新浪前,写出一套新的嘉宾聊天系统。


用普通聊天室进行嘉宾网上直播,人少时没问题,几千人同时涌进来,单台服务器绝对要垮掉,而且,几千个人向一个嘉宾提问,嘉宾的一句话会立刻被众网友的提问淹没,致使话语失去连贯性和可读性。


名人网上直播是新浪的招牌菜,为确保正常进行,新浪首先想到要买一套能适应这种需求的聊天系统,却没买到。


为确保张艺谋网上直播,新浪开发部准备了好几套方案,紧张得像是在打仗,这次直播基本没出事。事后统计,张艺谋这次直播比吴小莉那次来得网友还多。新浪抗住了。


为实现24小时滚动新闻,网易花重金买了一套软件系统,新浪自己开发。


网站的传统更新方式是:大家手工写HTML文件,按目录扔在本地的一台服务器上,积累到一定程度,集中发布。


这种更新办法的局限是:1.只有技术人员才能做编辑;2.不可能24小时滚动更新新闻。因为FTP上传时,同一个文件在被写的同时,再被读,要么读不出来,要么读错,这样势必要造成服务器中断服务几分钟。一天中断一次,也就是说,一天更新一次,大家还能忍受,如果随时更新,随时中断服务的话,服务器等于瘫掉了。


因此,新闻网站一定要安装能自动生成HTML文件,而且,能随时更新,不中断访问服务的大型支持软件。


新浪到外面考察了一圈,发现现成的软件不仅中文支持不好,而且,想追加特殊功能,根本加不进去。新浪最后决定自己做。


王志东说,新浪的邮件系统可以承受上千万个邮箱,不像有些电子邮件系统到了一定的量级其效率会急剧下降。


“Mail虽然很简单,但在它上面可以建立起很多应用,如果新浪也买标准件,怎么搞买点?所以,新浪必须掌握邮件系统的应用开发能力。”


华渊在美国曾经开发过一套免费邮件系统,不是太成功,北京开发部将源码搬过来,改了好几个月,终于在1999年12月,以50兆空间和转接BP机功能的买点推了出来。


王志东称,新浪邮件现在是最受欢迎的免费邮箱,“现在每天新增两万个用户,总用户数早过了百万。”


一台PC,装个NT,就可以搞个网站,那是个人网页的搞法,网虫的搞法,新浪不只这么简单。


上千名程序员在写Word,一个大学生可以独自写出一个字处理软件,同样道理,个人网页找个编辑器就可以做了,但新浪不是这样做出来的。一个网页和一个网站,中间有多远的路要走,只有亲自做过才知道。


新浪已经为sina.com写的支撑软件有:信息发布工具(包括:新闻转接、编辑、发布、存储、检索等功能),网站管理工具、监控工具、特殊服务软件、电子商务系统、邮件系统、检索系统等。


新浪现在有一百多个工程师日夜不停地用C为sina.com写底层支持软件,(虽然CGI写起来更简单、更快速,但作为商业化运营,CGI在效率和表现能力上都显得不够专业。)这一百多个工程师集中在北京和硅谷两个开发中心中,写出的软件产品,发往北京、北美、香港、台湾四个站使用。


新浪软件开发中心和网站之间比较独立,四个网站相当于四个大用户,开发中心的软件产品化很好。这些建立大型商业网站必备的支撑软件是否最终商品化出售,新浪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策。


客户端方面,以Richwin为核心的开发一直没有停顿过,1999年,Richwin 开发人数比1998年有所增长,1999年,Richwin销售也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年,毛利率和过去相当,营业额增长了一倍。在新版Richwin2000上,一方面增加了很多Internet功能,一方面也捆绑了新浪网。Richwin业已成为增加新浪网访问量的利器。


王志东自豪地称:“新浪能提供很多服务,这些服务别人都不具备,别人想提供,要等ITP(Internet技术供应商),新浪不必等,新浪缺什么,外面有,用外面的,若没有,自己开发。”


“美国现在的网站在朝功能单一化、专业化发展,缺少服务的组合,加上中文和地区性等特点,导致我们需要的很多软件在美国买不到。”


“新浪的核心价值在软件,软件在新浪相当于潜艇里的核动力。四通利方6年多的软件开发经验,六年多在产品定位、功能、买点、质量、延续性等方面的经验,使得新浪能以职业队的角色杀到Internet竞争中来。”“软件使新浪获得了持久性和攻击力。”



融资(1993年—1999年)


四通给了我500万元港币


1993年,王志东从中文之星“逃”出来,寒了心,什么事都不想干,想歇歇再说。


四通总工严援朝、副总裁刘菊芬以及技术部的王杰都竭力想拉王志东进四通,竭力向四通总裁段永基推荐王志东。在王志东最落魄的时候,四通不仅向他投资500万港币,还给了他20%干股。1993年的王志东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只是个程序员,四通为什么要对这个落魄的程序员另眼相看?在王志东看来,原因有三个:


1. 当时四通原总工王缉志刚走,四通亟需技术方向。


2. 1993年8月,四通在香港刚上市,手里有钱,但没有闪光点,中文之星一年多时间就脱颖而出的业绩很吸引四通。


3. 在中关村,四通、联想、方正一直在抢第一,四通非常羡慕方正有个拳头产品。


王志东和王缉志挺熟,听说王志东要去四通,王缉志给王志东洗了一次脑。“洗脑”出来,王志东向四通提了三个条件:1.不进四通,新成立公司;2.人权财权独立控制;3.给管理层股份。


王志东没指望四通全答应这些条件,但这些条件四通全答应了。


四通利方诞生。



第一次融资出于自我保护意图



1995年7月,王志东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硅谷。


在罗伯森·斯蒂芬投资顾问公司,中国人冯波在不停地给初来乍到有些找不到北的王志东打气。“四通利方不是一个中国软件公司,它是一个国际性软件公司,只不过总部设在中国。”


被冯波鼓动起来的王志东回到北京谈海外融资,立即被泼了好几盆冷水:“你要干什么?怎么不踏踏实实做业务了?”“咱们是个‘土’公司,就要用‘土’办法做,在中国做公司就要有中国特色,美国那套办法拿来肯定不行。”


王志东想的不仅仅是从美国融点资,他想通过融资,改变四通利方的股东结构,最终改变四通利方的性质。“四通利方作为一个中关村的企业先天性不良,很多东西非常不规范,包括我的20%股份在法律方面都没办法兑现,管理层的股份承诺更没办法落实。我一直很担心,王缉志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所以,我想将硅谷的模式引进来,将四通利方弄成像硅谷的公司一样,确保四通利方不会成为第二个新天地。”


1995年12月,王志东与罗伯森·斯蒂芬投资顾问公司签约,罗伯森·斯蒂芬负责重新包装四通利方,推介给投资人。


罗伯森·斯蒂芬向王志东要钱,王志东说:“没钱。”“没钱怎么办?”王志东说:“你先给我做,不成功不收费 ;成功,费用实报实销,报酬按融资比例付。”


罗伯森·斯蒂芬投资顾问公司是硅谷著名的投资顾问公司,之所以会同意四通利方如此苛刻的条件,是因为四通利方撞到了大运:


1. 罗伯森·斯蒂芬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是个对中国很有感情的老先生,喜欢猎奇和冒险,公司刚成立了一个中国部,半年多没一笔业务,老头子希望拿四通利方做个实验,希望通过四通利方作为发展中国业务的突破口。


2. 四通利方和IBM、HP合作的材料,可读性很强。


四通利方1997年订价850万美元


罗伯森·斯蒂芬对王志东说:“你压一压价,中国、软件、政治、盗版,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你们公司风险太大,我是投资专家,你听我的没错。”王志东将头扭到一边,不听。


罗伯森·斯蒂芬对投资商说:“你们升一升价格,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


1996年,科委和北京市经贸委同时批了四通利方两个项目:一是新一轮的火炬计划项目,二是“九五”技改项目,一共2 000万元人民币银行贷款。贷款肯定比融资合算,王志东暂时将美国融资计划放了下来。


项目的所有手续都办完了,但到了银行,款就是贷不出来。原因是,软件在国内根本没发评估。银行问王志东,拿什么抵押?王志东说,“没什么可以抵押,就拿这帮人的脑袋。”一直到现在,王志东也没用上这笔贷款。


到1997年初,四通的500万元港币花得差不多了,在美融资的紧迫性表现出来了。王志东开始在美国、中国香港、新加波做巡回路演,王志东说,路演就像沿街叫买,事先还要进行彩排,这样的路演进行过多少次,王志东已经记不清了。换得的结果是二三十家投资商对四通利方有兴趣。在罗伯森·斯蒂芬的斡旋下,1997年9月,华登、爱芬豪、罗伯森·斯蒂芬基金认可了四通利方850万美元的身价以及外加10%的管理层期权。签约一周之内,650万美元风险投资打进了四通利方在北京的账户。四通利方最后选择华登等三家投资,不是因为它们是出价最高的,而是看中华登的牌子。因为,公司对外谈合作,对方一般会看对方公司是谁投资的,一列华登,顿时会增加信任度。


王志东主动提出不参与此次10%的股票期权分配,他的20%股份,被稀释到了13%。


按照银行存一贷二的规定,四通利方至此可运作资金达到1.5亿元人民币。王志东从此不需要每天再为柴米油盐担心了,长远规划也可以做了。

(爱篮球胜过爱做CEO的姜丰年)

姜丰年割舍1500万美元投资


姜丰年急着和王志东签字,华渊原本谈好的一笔1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却对他说:“为什么这么着急,你们之间的合并好不好,不好评判,但你没给我时间考虑,就让我同意,我接受不了。”


姜丰年火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不着急,他就跑了。”风险投资最后通知姜丰年:“必须等我们开完董事会,审核以后,才能做决定。”


姜丰年问王志东,“怎么办?”王志东对姜丰年说:“不能有钱就是老大,有钱,能理解你,支持你,这种人才让他当股东,否则后患无穷。不相信我们的故事的人,千万别让他给我们投资。”


姜丰年又火了:“你别和我开玩笑!我忙了半年时间,好不容易来的钱,你让我扔掉?”


王志东连忙说:“好了好了……算我没说。”


过了几天,姜丰年对王志东说,“我已经拒绝了那1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王志东很佩服姜丰年的勇气,因为,王志东当时还没给姜丰年任何承诺,王志东此时不和姜丰年谈了,拍拍屁股走人了。这对王志东来说,一点损失没有,姜丰年可就惨了。


佩服归佩服,王志东、姜丰年为了各自公司的利益互不相让,来回讨价还价。最后,双方共同承认,四通利方值3000多万美元,华渊值2000多万美元。


王志东曾经动过将四通利方软件和网站分开,用四通利方网站和华渊合并的念头,姜丰年不同意,“那么多人想尽办法要将微软拆了,你这样做不是自己将自己拆了吗?”另外,王志东也怕分散自己注意力。


3月,2500万美元


1999年1月,新浪开始向外放风说,要找1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弥补华渊此前拒绝的1500万美元投资损失。风一放出去,就收不住了,三四千万美元投资想进来。


新浪开始提高自己的订价。对此,很多投资人闹意见,原来不是5000万美元吗?为什么前天合并,今天就要涨这么多。新浪说,1+1>2。


1999年3月底,十多家风险投资的2500万美元现金打进了新浪的账户。


刚合并就急着融资,是因为新浪在1997年融到650万美元,一下全打进了北京账户,国家为了堵“假合资”,对外汇的汇出管制很严,致使北美新浪根本没法用到这650万美元。另外,要做Internet,要做这么大格局的Internet,650万美元也肯定不够用。


10月,6000多万美元


经过和华渊合并,经过3月的2500万美元融资,经过10月的6000多万美元融资,王志东原来的13%股份已经被稀释得很薄了,有人推算过,认为不超过2%。


比例越来越少,但值钱越来越高,王志东喜滋滋的,另外,王志东作为管理层还可以拿到一些股票期权。期权对融资是一个反稀释的过程。


身为管理层,王志东不同意企业最终被资本控制的说法。“这要看你的股东是否足够分散,要看自己争不争气,如果你对业务最了解,能完全Ctroul公司,就不会像张树新那样被推翻。”


现在,新浪有100多家股东;现在,王志东是CEO兼总裁。


新浪10月融资的身价比3月又涨了很多,新浪本来只想融3 000万美元左右,因为新浪的身价越涨越高,很多投资商投了很多,还占不到1%,不太甘心,致使投资额度越来越大,一下冲过了 6 000多万美元。


这次融资,新浪将自己的资本结构做了一次调整:


1. 引进DELL、香港盈科、新加坡创新等产业投资。王志东先期反对产业投资,王志东喜欢风险投资,因为“风险投资最安全,风险投资目的很纯粹,就是用钱挣钱,只要管理层告诉它,这样做肯定能挣钱,就OK。但是,像IBM、微软这样的产业投资,目的总的来讲是为了母公司战略服务。”


“我要等新浪有了足够的抗震能力,才引进产业资本,现在在新浪,DELL绝对不会指手画脚。此时引进产业资本,目的是为了和行业的领跑企业建立更深度的合作。”


2. 增加了一些地区性基金,这将利于新浪在当地开展业务。


1999年3月之前,王志东还和人谈新浪上市,3月之后,他能不提,尽量不提上市。“我在中关村待了这么多年,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投机方式,原来的方法是用高科技作招牌融资,然后去炒房地产,中关村太多人短期爆发,我王志东不要挣这样的钱。”


“上市只是公司资本结构和战略调整的一个步骤,新浪的战略不是尽快上市,然后退出的模式。我崇尚微软,它上市以后还能保持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前进。”


四个千万级的支出


1999年,新浪死机过三次,吴小莉网上直播一次,新浪体育一次,中国大使馆被炸一次。


为确保用户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访问新浪网都是最快的,新浪仅在北京就租用了300兆的接入主干网带宽,网易和搜狐都是一两百兆。为此,新浪每年要交中国电信一千多万元人民币。


新浪第二个千万级的支出用在了购置大小服务器、高档路由器、网络交换机、网关、负载均衡器等网络设备上。


第三个千万级支出是品牌推广。


第四个千万级支出是工资和福利。


新浪主要收入来自Richwin和网站广告,王志东说新浪现在的收入是“大千万级的。”但亏损是一定的。


旧事重提话联想


听到记者关于“怎样看待联想将大举进军Internet ” 的提问,王志东举起自己的IBM笔记本到处找上面的“Designed forMicrosoft windows”标记,一边找,一边说:“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规律,并不是越有钱越能成功。”


王志东在IBM笔记本上找“Designed for Microsoft windows”(为Windows设计),是为自己将要讲的这段旧事起个头:


“1995年,Windows 95推出,IBM不服,IBM认为微软是靠IBM起家,IBM认为,当初DOS交给微软做,不是IBM做不了,是懒得做。1995年,IBM希望将Windows关起来,用OS/2。IBM当时认为,IBM品牌比微软强,钱比微软多,人也比微软优秀,IBM认为自己还有一个优势——至少IBM PC可以预装OS/2,不装Windows 95。”


“但是,这场战争只进行了一年左右就结束了。IBM PC部门怨声载道:‘为什么不让装Windows 95,装OS/2的机器卖不出去。’就在IBM和微软打仗的时候,康柏,DELL这些PC公司全都起来了。”


“你觉得Windows老死机,但Windows有Windows的规律。出于和微软竞争的关系,我愿意支持OS/2,但是,装了OS/2第二天我就将它删掉了,没法用。”


“一行归一行。”“现在,微软也一直想转Internet,但没有转成,MSDN现在处于半放弃状态,微软现在已经开始退守软件。”


谁是营盘


对于后来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到竞争对手那里挖人……


新浪的防御策略是:


1. 提高待遇。但任何公司都不可能随时给所有员工双倍工资,而对于要挖人的公司而言,双倍工资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是最节省成本的做法。提高待遇这场仗新浪打不赢,但也要打。


2. 增强公司凝聚力。靠企业文化、事业向心力、内部环境、成就感留住人才。IT中人很有个性,很多人坚持“挣不挣钱再说,但我要干个痛快”。微软的工资在美国不算高,但很多人将在微软工作当做一种荣幸。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别家副总像流水一样流进流出的时候,王志东和他的领导层经常讨论谁是新浪“营盘”的问题。新浪认为不能或缺的人,新浪会想尽办法将他留住。与此同时,新浪也保持着5%到10%的流动率,王志东说,“太低了不行,太低了会有沉淀,新鲜血液进不来。”



来源:《中国.com》

作者:刘韧、李戎



Publish: 刘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