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编辑新浪

作者: 刘韧 | 日期: 2018-06-15


本文写于2002年。

1997年春节刚过,陈彤就被他的哥们喊去中关村谈事。谈事之余,在哥们的小公司里,陈彤第一次上了网。访问的第一个网站是CNN,陈彤家里能看到CNN电视,所以,他想知道CNN的网站到底是什么样子。28.8K的“猫”“吱”的一声将他带到了“白底红字”的CNN,陈彤一下子被“原汁原味”新闻打动了。第二个访问的网站是四通利方,体育沙龙中的平等自由让陈彤觉得这是一块“宝地”。


陈彤是个球迷,像大多数球迷一样,陈彤对足球也有着很多议论,他的妻子曾鼓励他将自己的想法写给报社,陈彤没有写,他知道,他写了报社也不理他。但是,在四通利方体育沙龙不一样,“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且,马上就有回应。”从哥们的公司出来,陈彤觉得他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他直奔中关村配件市场买“猫”上网。

  


以网养网

  

1997年4月,陈彤上网第3个月,捷贝BBS。陈彤碰到了一个叫李嵩波的人。和他通了几封email后,陈彤发现李嵩波email服务器是四通利方的,一问,李嵩波正是四通利方体育沙龙创始人。陈彤随即暗示,如果让他陈彤来做体育沙龙版主,访问量保证提高10倍。李嵩波马上在中关村小饭馆里,请陈彤吃了顿饭。吃完这顿饭,陈彤就成了四通利方体育沙龙版主。


陈彤家电话是军线,很多特服号,军线拨不了,陈彤一直以为军线上不了网。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对他说,上网不一定要拨特服号,拨本地一些普通号码就行,陈彤才将信将疑地拿起电话拨了一次,果真听到了“吱”的一声拨号音。虽然上网的账号是中关村哥们给的,但电话费总归还是要自己出。这期间,一位电信的网友对陈彤说,先往一个号码拨一下,这个号码会自动转到另外一个号上去,这样就不用交电话费了。陈彤当真了,结果他那月的电话费花了1700多元,而此时他在北京理工大学一月的研究生生活补助才260元。尽管陈彤向妻子保证“以网养网”,但第一次和李嵩波吃饭的时候,依然没有和李嵩波提钱的事情。他觉得,如果对方压根就没有给钱的意思,自己就太没面子了。


版主陈彤很卖力地在自己家中为四通利方体育沙龙干着,他像个园丁辛勤浇灌着体育沙龙。健力宝队到日本访问比赛,他“窜”到日本一个体育聊天室打听即时比分;中国国家足球队去英国水晶宫俱乐部集训,他又跑到水晶宫俱乐部官方网站聊天室问他们的版主要了好多第一手资料。得到一手资料后,陈彤再用不同的ID贴在体育沙龙里。发现有人主动提供赛场消息,许多网友都来体育沙龙贴帖子。紧接着十强赛就来了,文字直播、视频直播,陈彤和他的伙伴们全上了。


虽然为四通利方体育沙龙干了很多事情,但这期间,陈彤和李嵩波就见过一两次,email也通得很少。看着自己千方百计找来的好贴很快被淹没,陈彤很心疼,他想出了在论坛上方放“走马灯”滚动条的办法,但增加的访问量还是有限。陈彤提出,“论坛有局限,能不能上经过编辑整理的频道。”得到的答复是人手不够用,陈彤主动说:“人手不够,我来做。”此时中国上网人数为10万,体育沙龙内的好帖,点击数也就几百个,所以,连陈彤自己也没太拿自己当回事。


1997年11月中旬《南方周末》刊登老榕在体育沙龙的帖子《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使四通利方感到了自己的力量。见报那天,陈彤正在中关村一家小公司中给人帮忙,有人喊陈彤,“你的名字上报了。”当陈彤看到自己的网名Gooooooal印在报纸上的时候,十分激动,这是他的名字第一次登在报纸上,“而且,还是那么好的一张报纸。”陈彤马上给李嵩波和体育沙龙另外一位版主老尼打电话,李嵩波让陈彤马上买10份报纸送过来。四通利方从此觉得到了加大对网站投入的时候。


11月底,四通利方推出了体育频道。体育频道分为国内足球和国际足球,陈彤和李嵩波、汪延、老尼等6、7人各管一块。陈彤坚持认为,“论坛只适合发表观点类文章,因为话题容易跟贴,而将新闻放在论坛中就不是很适合,新闻跟贴不会多,但这不等于新闻不重要。”当陈彤将搜罗来的新闻都放在频道之后,频道的流量很快超过了论坛。1997年底,陈彤被汪延叫到了办公室,汪延给陈彤看整个网站的访问报告,流量一共一万出头,陈彤管的那块占了9千。从那个月起,四通利方每月支付陈彤600元,陈彤非常高兴,他达到了“以网养网”的目的。

  

每月3000

  

1998年3月的一个周末,当代商场旁边的饺子馆。汪延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他问坐在身旁的陈彤:“你研究生毕业,马上要找工作了吧。你工作了,网站怎么办?”陈彤说:“是在找工作。”汪延说:“你干脆到四通利方来吧。”第二天,汪延办公室。陈彤与汪延比较严肃地谈了陈彤的待遇问题。陈彤要3000,这是四通利方当时能够接受的比较高的数额。汪延给人事打了个电话,就同意了。


陈彤是四通利方第一个专门做内容的员工。一个月之后,陈彤接到诺基亚打来的电话,让他过去面试。陈彤说:“我已经工作了。”诺基亚问陈彤是不是去了爱立信,陈彤告诉他,自己在四通利方。对方没明白四通利方是一个什么公司。陈彤研究生读的是通信的,放弃专业,做互联网,他曾经犹豫过,但他很快被自己的兴趣牵引到了四通利方。“当时即便去了诺基亚,这辈子最多也就是混一个部门经理了此一生。”


从家里搬到四通利方,陈彤感觉最好的是可以整天上网,再不用担心网费。刚到四通利方,陈彤印象最深的是“做网站是一件很招摇的事。”“动不动就有人来采访,动不动有人来录像。”“我感觉这个行业实在太好了。如果你是写什么破软件的,谁理你啊。”另外一件让陈彤感觉很爽的事是每天通过电话拨号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接收那边的电讯稿。新华社电讯稿是四通利方花钱买的第一个新闻源,因为管事的和下面的具办都是四通利方铁杆网友,所以,价钱十分便宜,9个月才一万元左右。四通利方买新华社电讯稿是为了做世界杯。世界杯之后,陈彤跟汪延去国贸大厦的惠普谈广告。期间,陈彤在桌上看到一份调查报告说,在美国,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是新闻,体育只排第三。从惠普出来,陈彤对汪延说:“我们能不能做新闻,做好了比体育有戏。新华社电讯稿中,时政新闻要远多于体育新闻。”汪延说:“好啊,我早就在想这事儿了。”世界杯是新浪商业化的开始,一开始想挣50万到100万,最后挣了二三十万,但世界杯对王志东触动很大。


世界杯之后,媒体开始大谈互联网的神奇。汪延从法国一回来就被王志东提为副总,兴奋的汪延对陈彤说:“王志东要投八百万在网站上。”大伙听了都十分高兴,但陈彤此时花很大气力做的新闻,访问量却一直没有大过体育。陈彤觉得不正常,他就去问汪延,汪延说:“还不如将新闻放到首页。”陈彤当时还担心这样会不会改动太大。一改才发现效果很明显,体育从此变成了新闻的一个子集。新浪新闻模式从此建立。

 

 

围追堵截

  

1999年初,北京。各大传统媒体聚在一起开会,讨论怎样联合起来做自己的网站以及不再将自己的内容给商业网站使用。陈彤知道这个会议,他在中关村的办公室里开始担心新浪的未来。总担心也不是事,他也要找理由安慰自己。他对自己说:“实在不行,我不做时事新闻了,我只做体育行不行。”


陈彤刚开始做新闻的时候,很自由,谁的东西,他都用,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可以用的。新闻媒体那会也没将网上新闻当回事儿,看到了,一笑了之,觉得那是“瞎胡闹”。到1998年,新闻媒体开始注意到网上新闻,但此时仅仅将网上新闻当成新生事物看待,而且,还大力地报道它,宣传它,丝毫没有警惕提防的意思。但是,到了新浪成功报道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传统媒体开始觉得新浪是对手。


“有一部分媒体认为,新浪和他的合作损害了他们的商业利益。”“他们并不拿我们给的那点钱当事儿。”先是《参考消息》找上门来,要求赔偿10万,最后赔偿了2万;后是一家通讯社不让新浪再用它的电讯稿。理由是“新浪用得太狠了。”从1999年5月开始,新浪以前用的也一度被全部撤了下来。由于被盯上了,陈彤连外电也不敢用了。1999年下半年,新浪新闻质量开始下滑,“那时候,有人说我们的内容有点儿像新闻联播,但没有好的新闻源,我有什么办法?”“好在当时新浪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媒体内部也存在竞争,这家不让我用,我可以用那家。这时候出现了雪中送炭的中新社。”


各大媒体封杀新浪的同时,也在做自己的网站。2000年初,当陈彤接到电话听说聚集了北京七八家媒体的千龙网要横空出世的时候,他嘴上说欢迎竞争,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当时,很多媒体不服气新浪新闻的成功,他们想不通,“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媒体,做了这么多年新闻,凭什么让刚出来的新浪做网上新闻的老大呀。”陈彤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讲:“千万不要以为你们是做传统媒体的,你们做网站就一定有很大优势。传统媒体在信息源上有优势,这对于一个新闻网站来说信息源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起作用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和网站运营经验。”还有,“千万不要以为一做网站就能赚到大钱,中国最大的网站新浪网到现在还没挣着钱呢!你们得有苦熬几年的决心。这是我的忠告。”陈彤声嘶力竭地讲了半天,《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一个字也没让陈彤的忠告见报。


苦熬硬撑了几个月后,1999年11月,前面提到的通讯社和新浪恢复签约,同意新浪使用它的新闻内容,只是价钱高了很多。“互联网到那个阶段已经发展起来了。它们一算,卖信息给网站的这块儿收入也不少,那为什么不卖呢?”到2001年初,经过一年半时间,中国各大媒体基本上都跟新浪签了约,最“强硬”的《北京青年报》等媒体起先坚持不理新浪,最后也与新浪签了约。“可能他们意识到,对互联网采取保守态度,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互联网会不会冲击传统媒体,肯定会冲击,新浪不冲击,旧浪也会冲击;中国的互联网媒体不冲击,国外互联网也会冲击。关键看,每个个体怎样面对这种冲击。每个个体而言,一篇新闻,传统媒体发了,再在新浪发,既能赚到钱,对本媒体也是一个正面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股 票


2000年4月,中关村,新浪附近的小酒馆。四个新浪同事在一起吃饭。新浪股票此时在50美元左右,陈彤的身价接近千万。大家都很兴奋,大家在猜新浪股票下月会涨到多少。陈彤最保守,他猜会涨到65美元。


第二个月,新浪股票开始狂跌,直至跌破2、3美元。在开始的时候,陈彤对自己手上的期权并不是太在意,后来,大家老说这事儿,他也开始和大家一样经常算自己的“纸钱”。好在他意识到那仍然是没到手的“纸钱”,没有因为有了“纸钱”而大手大脚花钱,或者为了多要点“纸钱”而牺牲自己的薪水。股市越冰冷,陈彤越冷静。“我估计新浪股票能涨,但最近几年涨到10美元已经不大可能,涨到几美元最真实。我的‘纸钱’恐怕要除以10。”陈彤称新浪股票狂跌,他的伤心还比不上考试没过。他说,他进新浪,本来就不是冲钱来的;他自豪,新浪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媒体。“说实话,在全中国所有的媒体中,新浪肯定是排前五位的,这对我就够了啊。”


2002年春节,陈彤去欧洲旅游,当他看到饭店里两台机器都在显示新浪页面时,他开始觉得新浪新闻的影响力除了中央电视台,能在全国列第二。“新浪在海外影响很大,海外华人主要通过新浪获得国内的消息。我现在拿不到凤凰卫视收视率,凤凰卫视在北美和欧洲也落地了,新浪即便赶不上凤凰卫视,但排第三应该是正常的。”互联网上的“傻钱”跑了以后,陈彤有伤心的地方,也有高兴的地方。1997年他做互联网那会,大家都不提钱的事,合作很好谈,但到了1999年,泡沫起来之后,他和谁谈合作,谁都问他要钱。“我不给,有冤大头网站愿意给。这些冤大头(现在全死了)将市场全搞乱了。”


“互联网初期需要大批低价甚至不要钱的内容,什么都要钱,我怎么工作下去啊。”当“三教九流”做互联网的人全又回到“三教九流”之后,陈彤觉得舒服多了。



网络媒体


陈彤桌上有很多新浪网文章的打印稿,遇到长的深度文章,陈彤还是喜欢打印出来看。


《知识经济》:网络媒体的劣势是什么?


陈彤:阅读舒适感差。广播,可以一边干别的,一边收听;电视可以躺在沙发上看;报纸可以随身携带。在电脑上看新闻,还是累。


《知识经济》:网络媒体的优势是什么?


陈彤:新闻环境宽松。什么内容吸引人,我就做什么。官方媒体不可能像我们这样自由。


《知识经济》:你还担心有媒体中断和新浪的合作吗?


陈彤:我越来越不担心这个问题了。新浪现在内容上的花费是巨大的,我算过,用这笔钱做原创内容,完全可以支撑起新浪,质量也不会降低。现在和新浪合作的媒体中,任何一家说不合作了,都不像以前了。现在是无所谓。


《知识经济》:新浪用别人的稿件,怎样体现自己作为媒体的立场?


陈彤:我们当然有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可以通过选择编排来体现。比如“赵薇军旗装”事件,一开始,我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等到她遭到袭击之后,我就下令只发布对赵薇有利的评论,严格禁止转载谩骂、攻击的内容。


《知识经济》:媒体是社会的公器,新浪是商业的公司,商业利益和社会公器出现矛盾时,怎么办?


陈彤:我们在客观公正方面,还是做得挺好的。王志东新闻发布会,我们是惟一实况直播的。这样做,汪延和我在新浪都要顶住压力。


《知识经济》:当新闻遇到广告压力怎么办?


陈彤:这种事情比较多。不登新闻,就不投广告。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消息基本属实,我们还是尽可能给他登。至于负面新闻,我会劝企业彻底公开情况,遮遮掩掩没有用,新浪不报,其他网站也会报。我非常讨厌传统媒体中唯恐天下不乱、唯恐企业不乱的一部分人。谁不出会点事呢?出事后,媒体应该用善意的方式去处理。


《知识经济》:搜狐新闻会超过你们吗?


陈彤搜狐和新浪的差距有点像中国队跟巴西队的差距。我们在资金、人员、品牌、运作模式,都比他们好出一大块儿,凭什么被他们赶上呢?他们擅长吵作,这样做,可以让外人感觉,搜狐新闻即使比不上新浪,也和新浪差不太多。其实差多了。


1998年9月,第一次在四通利方见到陈彤的时候,感觉他不像四通利方的人,像给四通利方帮忙的人。那天,他去单位去得很晚,没有人管他,他也没管什么人。王志东答应帮《知识英雄》(ithero.srsnet.com)做个网站,他让找汪延,汪延让我找陈彤,就这样和陈彤认识了。我本想一下子将《知识英雄》的内容全放在网上,陈彤提醒我少放一点,他问:“你就不怕影响书的销售?”陈彤此时还是网友心态,他并没有完全站在四通利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陈彤是四通利方招的第一个专门做内容的人,很长一段时间也是惟一的一个,在催促陈彤尽快让《知识英雄》上线的过程中,可以知道他有多忙。《知识英雄》网终于做出来了,美工是北大兼职的学生做的,至今看都是非常优秀的设计。


1999年春节过后,采访王志东时,碰到陈彤,王志东的夫人刘冰夸陈彤是“新浪的宝贝”,此时陈彤的头衔是网站主编,他默默地走过,一点没有主编的架子与矜持。既然当上了主编,他就觉得自己是在干新闻了,所以,他在职去读了新闻。互联网起来之后,很多编辑记者看不起网站做新闻的,总倚老卖老告诉大家“自己才是正宗做内容的”,陈彤可能就是迫于这个压力才去学新闻的,其实没有必要。因为,真不知道现在的院校新闻教育能教给陈彤什么,而新浪每天的访问报告,每天都在教育陈彤“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才最受欢迎。陈彤是个低调的人。


2000年,“数字论坛”年会,他坐在那里一声不吭,等专家们都讲完了,他也没有讲一句,然后,他就离开了。他应该对当时的话题不感兴趣,但他坚持到了最后。陈彤是个强硬的人。在新浪和搜狐的“战争”中,他始终都是“主战派”,始终都是“前敌总指挥”,并且从不退让。因为“搜狐之战”关乎他的荣誉与事业。陈彤对他现在的所得十分满意。


2000年初,互联网泡沫起来的时候,他也做过梦,做梦的时候,他也分不清楚联想和新浪到底哪个更大;做梦的时候,他也会说,新浪股票涨到65美元他也不会卖。现在他说,我来新浪,也不是冲着股票来的,只要新浪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媒体,我就很满足了。从新浪网友到新浪副总裁,前几年,陈彤还不是很自信,总觉得自己是赶上了机会,占了互联网便宜,随着职位越来越高,他的信心越来越足。他的自信来自:他喜欢互联网,他做互联网不累,网络新闻永远做不完,就需要永不知疲倦的人。如果陈彤是你ICQ上的好友,你会发现他几乎永远在线。



规 矩


以下是2002年1月5日,陈彤“颁发”的《科技新闻发布规范》。


1、标题规范


1)所有标题的字数必须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标题不能折行:新浪首页20字,新闻中心一类22.5字,新闻中心二类23.5字,科技一类21.5字,科技二类19字。标题字数不能过短,科技二类标题不得短于14字。


2)所有标题通常必须句型完整,主谓宾齐全。标题应突出文章要点或最吸引人的内容,避免出现同样词语。


3)所有标题必须明确表达文章内容,不得给人以模棱两可之感。仔细判断文章含义,避免因题目理解问题造成法律纠纷和政治错误。


4)标题用词尽量通俗易懂,重要位置的标题不要出现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语。


5)标题中的中国地名应避免使用简称,如蓉、豫等;市、县地名应考虑网友是否知晓,前面加上省或自治区的名称,避免采用不为人知的地名、人名。涉及国家名尽量写名,约定俗成的可用简称,比如美、英、俄;容易混淆的不可用简称,不如巴(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阿(阿富汗、阿根廷)等。


6)标题中提及的人名如果不为网友所熟知,应在不折行的条件下注明他(她)的职务或头衔。


7)如标题链接为专题,则应标注“专题”二字。


8)使用标点时要区分全角、半角:破折号、括号用半角,其余(冒号、顿号、引号、书名号、叹号、问号等)为全角。标题中不要出现逗号、句号,有疑问、加重的语气可适当使用问号、叹号,新闻列表中不要同时出现过多标点。数字用半角,标题中间断开要用半角空格。


9)部分文章要在标题中注明类型,如评论、观点、分析、图文、通讯、特写、长篇、快讯、详讯等,在类型后加冒号。


10)标题中不得出现非标准式缩写和港台式写法。比如飞弹、软体、华文等等


11)以图片为主或图片精美的新闻标题开头注名“图文:”,以文字为主的文章在标题后注目“(附图)”,一张一上可标“(多图)”或“多图:”或“组图:”


12)标题涉及重要政治人物(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敏感人物等)时,其称号可以参考以前发过的新华社文章。


13)有后续报道的热点新闻题目可注明“‘某某事件’后续:”。


14)标题严禁出现错别字。


15)标题中包含多个链接时,注意不要因减少字数而是标题意义不明。标题中出现多个组图或多篇内容的链接时,避免采用“1、2、3、4”的形式,而是尽可能说明其内容。


16)专题中报道事件重要进展的新闻加红字()。


17)不得抄袭搜狐的标题。


2.正文规范


1)所有正文应没有汉字的错别字和英文的错误拼写,无明显汉字标点符号错误。


2)正文文章如果出现作者的署名,必须予以保留,作者的名字可以放在文章的末尾(最后一段句号后),也可放在“本报讯”之后,尽量不要另起一段;重要文章可把作者名字放在正文前,单起一段。


3)正文中不得出现英文单词间无空格。


4)外国人名中的中圆点一律改为半角的减号,“-”。


5)正文中所有数字和英文一律采用半角。


6)正文中的所有标点为中文标点。其他标点规范见标题规范。


7)重点处理的文章(上科技一类、新闻二类、新闻一类、新浪首页的文章)中的网址、E-mail地址,要作成活链接。


8)每段之间空一行;段落首行空两字。


9)文章中的小标题一定要单独一行。重要文章小标题要加粗


10)文章开头“本报讯”、“本报某日电”后和正文、记者名中间排版后加空格,作者名中间加空格。


11)重点处理的文章须选关键字搜索。


12)注意正文中不要出现同一文章拷贝两遍、分段不清,小标题和正文联在一起等问题。


13)重点处理文章须手动加活链接,主要是专题,与事件直接相关的报道等,活链接不要过长,不要加与事件无直接关系的链接。


14)手动活链接要在排版以后再加,尽量从模板中拷贝,不要手写。


15)正文内容包括表格时,可拷贝原网页代码,拷贝后选“预览”查看效果。


16)部分网站的文章每段末尾有乱码,注意去掉。


3、图片新闻规范


1)图片选择的主要标准是:优美、清晰、明亮、信息量大。


2)不选择内容可能引起受众不快的图片,如血腥、暴力、色情等。不选择有政治和宗教问题的图片。图片包含政治人物时要注意。


3)正文内的图片尺寸不得超过规范,即:长边为450pixels。


4)正文内图片须经图象优化压缩处理,在图片不失真的情况下,字节数要尽量小,尽量不要超过25K。


5)所选取图片一定要注意版权,使用与文章不同的报纸、网站图片要注目出处。严禁使用AP图片。


6)图片有作者的一定要注明,photocome,newsphoto等图片要注明“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图片说明中必须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


来源:知识经济

作者:刘韧


来源: 刘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