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韧 | 日期: 2020-03-06
本文写于2003年5月28日
他目不转睛地盯住对面记者的眼睛,不知道、也猜不出这位记者下一个问题究竟会是什么。后来,他放弃了,他不再去想记者的思路,他只回答记者的问题。
“你问我答”的“官样说法”当然不如谈笑风生的“双向交流”,但采访已经进行了1个多小时,他怎么也听不出这位记者问题之间的关联与逻辑。
实践证明,访谈双方只有沿着同一线索顺序谈一件事情,处于被动地位的被采访对象才可能理清采访者的思路,从容从这个问题自然过渡发展到下一个问题,主动向记者提供内容,进而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引导,将谈话不断深入到事先无法预料的境地。
不管是突发新闻事件,还是静态人物,提问顺序都以时间顺序为最好。只有按“时间表”一年一年,一天一天平铺直叙,被采访对象才可能讲到1983年,就知道记者下面想听自己的1984。
切入点之后按时间顺序
平铺直叙容易达成沟通的默契,但是新闻写作的大忌。文似看山不喜平,开头是全文广告,一字千金。容不得慢吞吞地从头说起。新闻作品构思的起始即是选取开头的切入点。此切入点要能一下子将读者带到现场,迅速预热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要内含一个或一组矛盾,可对其进行1000字到1500字的展开。
切入点是全文的引擎,其下的内容都是它在各个方面的解释、展开、补充、深化,故它不仅要起到用场景和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还要起到逻辑出发点的作用,由它可直奔主题。
切入点之后的组织顺序可按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可能不是最好的行文顺序,但它最省事、最保险。
时间顺序除最自然、最容易掌握外,还暗含着可表示多重“因果关系”之优点。先发生一件事,随后总伴随着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我们就说前面发生的事情是“前因”,后面发生的事情是“后果”。新闻作品中,不用重复交代“总发生”,读者都会默认记者如此排列素材自有其用意,读者会“集体无意识”地按照时间顺序“理出”前后实事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叙事处在连续不断的前后时间次序之中,不同的读者会在不同的时间点产生不同的“因果”联想与思考,这大大增加了新闻作品的“能指性”。
自然产生的内含式“因果关系”要比作者直接评论或使用“逻辑关系式”文章结构“发言”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更深藏不露。
小标题之下是段落切入特写
3000字以上的新闻作品一定要用小标题。对作者、特别是对好的作者而言,小标题仿佛可有可无,好作者通常觉得自己文气贯通直下,没必要借助小标题承转启合;但对读者而言,一眼望去,黑压压的文字堆积在一起,会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将他们吓走。
小标题的功能首先是将堆积在一起的文字区隔开来(最好1000字使用一个小标题,到1500字要强行使用一个小标题);第二、小标题要能概括提示下文,其“关键字”功能大于文辞上的工整华丽;第三、小标题之间最好能形成某种联络和照应,比如句式一致,比如层层递进,比如一字排开等等,可以将标题+小标题1+小标题2+小标题3……当作一篇小文章构思,最大限度地构筑起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进一步打破正文按时间顺序布局固有的单调呆板,可在每个小标题下反复采用文章开头时的“切入特写+正文展开”的写法,“段落切入特写”字数控制在100字到200字,用楷体置于小标题和正文之间。
此种布局,在保证段落之间的时间顺序同时,在段落内部增强了文字的跳跃性、层次感以及张力。
和小标题之间自成体系一样,文章切入点+段落切入特写1+段落切入特写2+段落切入特写3……也应前后照应。它们之间可以是时间顺序,也可以是逻辑顺序。
今天注意力越来越稀缺,读者极有可能只看开头、小标题、段落切入特写以及图片(图解要尽量将新闻要素交待齐全,可用30字到50字),所以,这些要素将尽量能和正文独立,信息量要大、要重要,不怕和正文重复,而它们之间则要当作一篇文章来构筑联系。
解放正文
专访来的素材几乎都是直接引语,第一道处理是,选取典型场景、细节、冲突、矛盾写成特写,用作开头切入或段落切入特写;第二道处理是,选取叙述事实经过的谈话,改变文体,用作正文客观记述;第三道处理是,选取有新意或者有新闻价值的话,用作插入正文活跃叙事的直接引语;第四道处理是,选取值得“怀疑、推敲、核实、负责”的谈话,写成对话体,置于响应段落的最后,用作议论、说明“为什么”。
就新闻作品而言,特写素材最稀缺,能写成特写的素材决不要混进了正文,那样就可惜。好的特写素材即便本次采访所得的新闻要素不全,也要通过查阅资料、甚至电话重访补充完整,最后写成特写。特写生动多寡是全文成功的关键。
从对话中,分离出事实经过,转变为正文的客观叙述:第一、要选择那些经过第二个新闻源核实过没有出入的事实;第二、去掉原谈话中的感情、意见以及观点,尽量只保留实事;第三、不要图省事,用大段的“原话”进行叙事,这样行文非常拖沓,笔墨浪费严重;第四、新闻背景资料在此可派上大用场,它能对本次采访而来的实事部分进行补缺、完善、丰富,使正文记事充实厚重。
直接引语不要多,不能多,关键在精,平常话放到引号里面,味如嚼蜡,同时也冲淡了精彩引语的注意价值。
一问一答的“对话”是处理不连续素材的最好方式,“问题”要短,让“回答”发言;“问题”要在反方,和“回答”产生交锋;“问题”要连续递进,对“回答”形成追问。
切入点、小标题、段落特写、直接引语、对话、图片图解、采访手记等写作形式的应用都是为了减轻正文包袱,它们可以占到全文字数的30%到40%。它们各司其职之后,正文的担子就小了,可安心专心地按时间顺序叙事。
正文中的每段开头、每段结尾都是读者注意力集中的地方,要注意使用关键字写作,加大信息量,方便读者快速阅读。
采访手记
新闻作品随时会被删节、改写、重新,所以,行文中要尽量保持每一个段落、甚至每个“语义块”的独立性,故新闻作品没必要过分强调结尾,但写到哪算哪毕竟缺乏美感。采访手记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好方式:一方面,它可使仓促的结尾软着陆;另一方面,它的第一人称叙事打破了正文一直以来的第三人称客观叙述,让文章为之一振,焕然一新。
采访手记的素材来自,更加零碎,且没有“对话”冲突性质的“感性”材料,在整理素材时,可将这些看似“碍事”“边角废料”剪切到另外一个文件集中。
1000字到1500字的采访手记可按记者的采访过程为主线,在这个主线上,采用采用看似信手拈来的散文结构,可叙事、可议论、可表态、可抒情,轻松自由。
采访手记用记者的“感觉”将读者带到采访现场,它不以信息量取胜,不要求读者理解被采访对象,而追求让读者“感到”被采访对象。
相对于正文的客观,采访手记诉诸主观;相对于正文的面面具到,采访手记强化“点”的闪耀;相对于正文千方百计要让读者相信那是真的,采访手记只告诉读者那只是我的感觉。
来源: 刘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