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韧:思想自由始于语言自由

作者: 刘韧 | 日期: 2020-03-27


一、思想自由始于语言自由


1、语言控制是思想控制之最高境界。珍爱语言丰富鲜活自由之可能,远离某些报刊电台宏大标签口号之限制,多认字听歌诵诗记成语看童话。思想自由始于语言自由。


2、语言和思想是两回事情。很多人很有思想,但听者没那么多注意力听,故说者只能说要点,具体细节靠听着脑补,此时,共同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对脑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无法融入海外社会和代沟的重要原因。起因全都是我们的细节表达不好,没效率,给脑补的压力太大。你明白我意思吗?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掩卷而思,在脑补啊!我表达得越好,你越不需要脑补。简单直接真诚地表达,无敌。


3、语文教育的中心是鉴赏。一星期只有一节作文课,其他课都在讲无的放矢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我认为,应该以写作为中心,写不好,再去找范文模仿。不会写细节,去读茨威格;不简练,去读海明威;不细腻,去读川端康成;不深刻,去读萨特。


4、诗分四等。一等,故事之诗。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二等,意境之诗。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等,抒情之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四等,议论之诗。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5、诗首先是歌,是声音,音乐美第一,意境倒在其次,思想更在末梢。


6、诗难在,既要准确细致表达汹涌澎湃之情感,又要使用意象模糊、能指大于所指之语言。


7、中考考记叙文,高考考议论文,工作生活中,用到最多的是说明文。议论文是用我的脑硬洗你的脑;记叙文是编个故事让你自己洗;说明文是讲清楚自己的脑,爱信不信。


8、要教孩子写作文,先别让他看电视读报纸,那上面全是假话、大话、套话、废话,总之,不是人话。让他写一次晚餐,然后,扩写到500字,再扩写到1000字,再扩写,再扩写,填细节,做特写。写作能力,就是细节能力。然后,修改,再修改,再修改,去掉赋比兴,简单直接直奔主题,将长句变成短句,被动句变成主动句,多用动词,将形容词去掉。写作即无休止地编辑修改。


9、重复使用次数越多,效率越高,边际成本越低。一生重复使用最多的工具肯定是语言。将普通话说好,多认些字,多记成语,多背唐诗宋词,一次学会,无数次用到。最划算的投资。


10、认真进行知识交流是最划算的买卖。阐述时力争每次都比上次出色,倾听时用问题将话题引向具体。受教(拓展新知)赚到,施教(完善体系)同样赚到。 



二、怎样读书


1、恩师《电脑报》创始人陈宗周说:看书是学习,教书是高强度学习,写书是更高强度学习。我说:我真不知道谁会帮我,真不知道我能帮到谁,所以要更有效率地广结善缘。老师补充:你真不知道谁会害你。提防的危险不再是危险。重庆饭店嘉陵江畔,深夜跟老师登他的大厦,老师教我吃火锅帮我捞水煮鱼。


2、怎样读书?

a.入门选美国大学通用教材
b.重视大师推荐和书评
c.读不懂,从头再读,啃一部经典胜100本编著
d.只有多思才能多吸收
e.复述能融会贯通
f.讨论批判选择暂时接受哪些假设
g.读他的书是为了解决我问题,没问题只能读闲书
h.我傻故我读。


3、我读过10本以上《文学史》10本以上《诗品》以及很多《文学批评史》,真正原因是不愿意硬啃《作品选》,一句一句看注释太枯燥,不求甚解,不安心,读史中的作品举例,名作摘要尽揽,纵横分析透彻,不亦乐乎《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不能解为:春天的江和花月的夜,而应解:春、江、花、月、夜并列。


4、《金瓶梅》暧昧之书。《红楼梦》自怜之书。《三国演义》权谋之书。《水浒传》义气之书。《西游记》游戏之书。 


5、历史读本首选费正清《剑桥中国史》,历史哲学首选汤印比《历史研究》,历史小品读唐德刚和黄仁宇。如果你非说,你的历史知识来自武侠小说或者脱口秀,你是在娱乐历史,历史肯定也会娱乐你。


6、最牛逼的论证是《春秋》,述而不作。最傻逼的论证是《孟子》,比喻、举例,旁征博引,全在外围打转。一句“郑伯克段于鄢”胜过罗里罗嗦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00倍,后者,我只用“红二代”三个字就解构了。


7、黄剑问:你的启蒙之书?刘韧答: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高中,我终于读完了一本看不懂的书,从此能忍受读完一本看不懂的书。我从读不懂的书里,受益最多。直到今天,很多书,我读不懂,但不妨碍我认真读,并从中受益。最怕读得很爽,都是正反馈,加深偏见。问:你的传承之书?答:我送儿子的第一本书是《麦田守望者》。问:不怕他学坏?答:如果能学会自由,做点恶作剧也没啥。问:书架左起第一本?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是我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相信,存在决定本质。


9、《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核心逻辑:

a.人类依靠知识(理性的分析的)和经验(综合的情感)做出决定。
b.现在无法得知未来的知识和经验。
c.2027年的决定必然更多地依靠2027的知识和2027的经验。
d.依靠2017年知识和经验,得出结论说:2027年必然会怎样,纯属扯淡。
e.2017遥望2027,可能看出(也可能看不出)大致的方向,但肯定不是决定论。
f.历史决定论,是用无法证伪的未来,倒推现在的合法性。


10、认真的阅读,能读到作者的价值观、方法论、逻辑推理、偏好、性格、背景。从1000字中读出1万字内容。


11、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强化过去认知,那还不如不读,如果讨论只是为了说服对方,那获益的只有对方。不改变,毋宁死。


作者:刘韧

刘韧新闻写作经验分享

刘韧:他是谁?

刘韧:饿死记者

刘韧:读者与媒体

刘韧:新闻体要求

刘韧:我这样做新闻

刘韧:记者的数字力量

刘韧:网络媒体记者素养

刘韧:与陈年论文字功夫

刘韧:言论仅是立场的判断

刘韧:初级写作者必读书单

刘韧:判别网媒好坏的10个标准

来源: 刘韧